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Connor 火必交易所行情 2025-10-06 1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祁琦

当国庆佳节邂逅浓情中秋,当团圆月遇上中国红,家国情怀与丰收喜悦不期而遇,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美好呢?

10月5日下午,深圳戏院民族乐团中秋专场音乐会在深圳戏院剧场奏响,音乐会以“秋水映月明”为主题,汇聚古琴、二胡、琵琶、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更有广东音乐五架头与大型民乐合奏,用12首经典曲目串联起一幅声色相融的中秋画卷,以音入情,融情于景,寄托了中华儿女对月亮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这场音乐会在深圳戏院“戏播”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15万人共同聆听了这场美不胜收的中秋演出。

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音乐会以古琴独奏《高山·流水》开篇,该曲以琴音绘写山河,演奏者王一萌指间流淌出伯牙子期的知音之谊;二胡独奏《月夜》致敬刘天华先生的诗意笔墨,演奏者张小粒的演绎如月光倾泻,哀而不伤;琵琶曲《诉——读琵琶行有感》以吴厚元的现代创作对话白居易的千古绝唱,李君熙的弹拨如泣如诉,现场观众沉浸其中;古筝《渔舟唱晚》在演奏者赵陈芷琳的演绎中,勾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晚景;竹笛《秋湖月夜》则借俞逊发、彭正元的空灵旋律,由演奏者王念祖吹出秋夜湖面的静谧清辉。

广东音乐五架头板块以《连环扣》《小调连奏》《柳浪闻莺》三曲展现岭南音乐的玲珑意趣。严老烈的《连环扣》节奏明快,传统《小调连奏》诙谐生动,谭沛鋆的《柳浪闻莺》则以器乐摹写西湖春色,丝丝入扣的配合尽显五架头“小而精”的合奏魅力。

压轴的民乐合奏板块精选4首名作:刘明源改编的《三潭印月》以细腻声部描绘“湖光浸月”之景;顾冠仁的《苏堤漫步》旋律轻盈,似携听众漫步月下长堤;吕文成的《平湖秋月》粤韵悠扬,展现水月相映的诗意;任光的《彩云追月》则以跳跃音符托起云月嬉戏的灵动意境,为整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展开全文

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该场音乐会由深圳戏院民乐团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朱晓旭策划并执棒,既深耕于古典曲目的精髓,亦融入现代编配理念。从独奏的深沉内敛到合奏的磅礴气象,从江南丝竹的婉转到广东音乐的活泼,多元风格共同诠释了“月圆·人圆·乐团圆”的中秋主题。演出方表示:“希望以民乐为桥梁,让观众在旋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中秋蕴含的思念、团圆与家国情怀。”

月到中秋分外明,乐至深处更动人。这场穿越时空的民乐对话,不仅是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归乡之旅。

一幅声色相融的国乐长卷!深圳戏院民族乐团奏响中秋专场

据了解,深圳戏院民族乐团成立于2019年初,是目前深圳市内规模较大、艺术较完备的综合性民族音乐表演团体,由多位著名民族音乐家和全国各大音乐院校毕业的优秀演奏员组成。乐团于成立之初推出“我们的节日——深戏民乐演出季”,在中华传统节日上演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乐音乐会,让市民在传统节日倾听中华民族的声音,让节日更具仪式感,呼吁大家重新认识传统节日,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意义。

(受访单位供图)

评论